pLOG

2023-03-17

癌症自費治療當務之急:從「財務毒性」看病患負擔解決方案

財務毒性是指治療過程中,病人因為治療費用高昂而面臨的壓力和負擔,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已經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近年來,隨著醫學技術不斷發展,越來越多治療方案被提出,然而高昂的治療費用卻成為許多病人和家庭面臨的嚴重問題。財務毒性不僅會影響病人的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還可能影響病人對治療的遵從性。

《JAMA Oncology》雜誌研究發表:在接受化療的癌症病人中,財務毒性的發生率高達42.4%。此外,該研究還發現,財務毒性會對病人的治療造成負面影響,包括減少治療遵從性、延遲治療、降低生活質量等。

2018年研究發表"Medical Financial Hardship Among Cancer Survivors in the United States",發現在美國有25.3%癌症倖存者報告過去一年中經歷了嚴重的醫療財務困難。

Cancer Support Community和The Samfund共同發佈的報告,超過60%的癌症病人在治療期間或治療後經歷了財務困難,其中超過一半的病人因為治療費用而陷入負債。此外,病人在治療期間因為財務壓力而無法負擔藥物費用的情況也很常見。

另NIH(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研究發現,財務毒性會影響病人選擇治療方案。一些病人可能會選擇不相符的治療指引以減少費用,或者在治療期間中斷治療以節省治療費用。

財務毒性解決方案的成功案例

一項發表在《The Oncologist》 雜誌上的研究指出,使用數位技術有助於減輕財務毒性的問題。此外,其他研究當中研究人員成立一個「財務指南計劃」(Financial Navigation Program),幫助病人更好地了解自己的醫療費用並提供相關的資源和支持。

這個計劃共有三個目標:

1. 幫助病人估算治療費用,包括藥品、診療、住院等費用。這樣病人可以提前了解自己需要支付的費用,有利於他們做出更好的財務規劃。

2. 提供關於醫療保險和醫療援助的相關資訊,病人可以透過這些資訊了解如何獲取更多的支持和援助。

3. 這個計劃還提供了一個討論區,病人可以透過這個討論區與其他人分享經驗和資訊,並獲取更多的支持與建議。

在研究的參與者裏,其中有參與財務指南的病人認為這個計畫提高他們對治療的理解,並擁有更多有關治療費用的知識,使他們對於將面臨的財務挑戰有更多信心。

另有一項研究指出,使用智慧型手機APP可以更好追蹤病人的藥物使用行為,並有助監測治療進程,這些訊息可以幫助病患和醫生更好地管理治療費用,減少財務毒性的發生。

借鏡海外,落地台灣

PatientsForce的病扶照護系統中,已發表在地化的「藥費試算系統、資源整合服務系統與醫融諮詢服務方案」期許借鏡海外的成功模式,幫助台灣病友可以透過數位技術,更理解自己的治療費用與更方便輕鬆取得資源資訊,更棒的是,結合導入海外「先治療後付款」,幫助病友們在既有資源外,也能展延資金籌措時間,讓病友們兼顧治療的同時也能維持原有生活品質。

藥廠在財務毒性中扮演什麼角色?

對病人而言,治療費用是他們接受治療過程中最大的負擔之一,財務毒性可能會導致病人選擇放棄治療,因此,藥廠可透過幾種方式來幫助解決財務毒性:

1.藥費型病患支持計畫:於藥物使用週期中規劃補貼支持方案,降低病人的自負額,從而減少病人的負擔。

2.以病人為核心之財務支持計畫:提供病人展延或分攤支付藥費的相關利息補貼,從而減緩病患一次型給付高額藥費的壓力。

3.病人財務規劃能力服務計畫:透過數位技術解決方案輔助臨床幫助病人更好地了解醫療費用與資源等財務管理,掌握藥費資金規劃,幫助病人渡過治療過程中的財務困難。

綜合利用上述解決方案,這些措施可以幫助藥品公司減少病人的財務負擔,提高藥品的市場競爭力,同時也可以增強藥品公司在病人心目中的形象和信任感,形成醫療三贏的治療環境。